雨林灵修 诗篇105:1-11,42-45

 雨林灵修 诗篇1051-1142-45

经文:你们要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要向他唱诗歌颂,谈论他一切奇妙的作为。要以他的圣名夸耀。寻求耶和华的人,心中应当欢喜。要寻求耶和华与他的能力,时常寻求他的面。他仆人亚伯拉罕的后裔,他所拣选雅各的子孙哪,你们要记念他奇妙的作为和他的奇事,并他口中的判语。他是耶和华我们的神。全地都有他的判断。他记念他的约,直到永远,他所吩咐的话,直到千代。就是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向以撒所起的誓。他又将这约向雅各定为律例,向以色列定为永远的约,说,我必将迦南地赐给你,作你产业的分。

这都因他记念他的圣言,和他的仆人亚伯拉罕。他带领百姓欢乐而出,带领选民欢呼前往。他将列国的地赐给他们,他们便承受众民劳碌得来的。好使他们遵他的律例,守他的律法。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雨林灵修 诗篇1051-1142-45

 

经文:你们要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要向他唱诗歌颂,谈论他一切奇妙的作为。要以他的圣名夸耀。寻求耶和华的人,心中应当欢喜。要寻求耶和华与他的能力,时常寻求他的面。他仆人亚伯拉罕的后裔,他所拣选雅各的子孙哪,你们要记念他奇妙的作为和他的奇事,并他口中的判语。他是耶和华我们的神。全地都有他的判断。他记念他的约,直到永远,他所吩咐的话,直到千代。就是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向以撒所起的誓。他又将这约向雅各定为律例,向以色列定为永远的约,说,我必将迦南地赐给你,作你产业的分。

这都因他记念他的圣言,和他的仆人亚伯拉罕。他带领百姓欢乐而出,带领选民欢呼前往。他将列国的地赐给他们,他们便承受众民劳碌得来的。好使他们遵他的律例,守他的律法。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这是一首称颂和纪念上帝和祂的子民立约的诗,中间是描写雅各一家如何去到埃及,然后如何被上帝带领离开埃及,在旷野中经历神的带领与供应,最后百姓欢呼着进入上帝所应许的地方。这一段历史是神不容许以色列人忘记的。当上帝说:“你们要在万民中传扬我的作为“,最大最明显的一个作为就是神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为奴之地,这预表了神还有一个更大的作为,就是神要以祂的爱子耶稣基督来救赎祂的选民,带领我们离开黑暗罪恶为奴之地。

所以我们也要不断地述说耶稣的恩典。因为人很健忘,人遇到一点点小困难的时候,如暂时没有水喝,就会马上忘记神刚刚在他们眼前分开了红海而开始抱怨。第二,当我们不断述说神的作为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就能够不断地加固。

我们现在有很多讲道或教导都很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你现在面对婚姻困难,我就教你怎么解决婚姻困难。你有健康的问题,我们就为你的健康祷告…….就是头痛赶快医头、脚痛赶快医脚。然而我们人生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忘记神奇妙的作为。我们忘记了祂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祂与人立约守约、祂绝不改变、祂拯救我们脱离黑暗进入光明国度、定义要我们享受祂里面永恒的美好和安息。神向我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当我们一再去传扬神奇妙的作为和纪念神所立的永约时,我们更加坚信神是信实不变的,那我们这些头痛、脚痛的问题就不能吓倒我们了。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因为我们的不信而造成的,因为我们不信神的守约,以致我们面对问题时内心马上软弱惧怕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因此当我们纪念神伟大作为的时候,这些问题就变得很小很小,不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惧怕。很多圣经中的诗篇就是这样写成的,大卫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是去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并且在万民中传扬祂的作为。一再的歌颂、一再的称谢,再回头看看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在红海都分得开的神面前,这点问题算得了什么?如果祂不拿走我目前的困难,那一定有祂的美意,那我就勇敢去面对吧!如果祂能够降十灾给埃及,我现在有仇敌攻击我又算得了什么?祂容许仇敌来攻击我一定有祂的美意,那我就勇敢地面对吧!

我们的神不是老子说的道、不是传统宗教的天,我们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雅各的神,是以色列人祖先的神。神跟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就是拣选和立约的关系。不是因为亚伯拉罕和雅各他们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也并不是以色列人特别圣洁、特别讨神喜悦,都不是。只是因为神拣选了亚伯拉罕,与他立约,然后神就一直守约到如今。我们透过耶稣基督也进到祂的约里面,因为上帝应许万国万民都要因亚伯拉罕得福。我们就是在这个约里面得福的万国万民之一,完全也是因为神的拣选与立约,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因为神信守祂自己的诺言。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神的国度,成为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就像当初的以色列人,我们也会受到神不断的保护和供应,但是我们要相信神的大能和遵行祂的律法,不断述说祂的作为,才能够欢呼着前往那更丰盛的应许美地。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