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问题之二:巴勒斯坦究竟是什么鸟?(张洵)

以巴问题上,很多华人不仅了解的少,而且更多的是误解。造成这种困惑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来打小到大以来的洗脑,让华人普遍在中东问题上存有成见;二来今天西方的主流媒体都是左派当道,在中东问题上与周总理见解没有啥差异,结果华人到了海外后,过去的洗脑反被强化。

此外,自媒体上华语信息也存在严重的误导,比如,不谈阿拉伯人反以色列和西方的战争和恐怖活动所带来的持续的、大规模的伤害,却举出个别阿拉伯人善待以色列人的个例,来证明以色列无道,巴勒斯坦正义,与萱萱和白左调门一致。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此事件所牵扯出来的希伯伦列祖庙的归属及整个中东问题做一个公正和全面的介绍。

因此,我仅就以巴之间的一些重要历史事实和关键问题做详细的澄清。


二、巴勒斯坦究竟是什么鸟?

我们通常的认知是:两千年以来,一个叫做巴勒斯坦的,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他们在地中海东岸安居乐业、男耕女织、繁衍生息,创造了伟大的人类文明。这个叫做巴勒斯坦的民族所居住之地就被称作巴勒斯坦。但就在上世纪,犹太复国分子仰仗西方的支持,悍然入侵巴勒斯坦,武力夺走巴勒斯坦人民的土地,建立了以色列国,把巴勒斯坦人关进了难民营。自那时起,巴勒斯坦人就开展了不屈不挠、勇猛顽强的抵抗运动。……

至少,我来到美国之前,就是这么理解的。

然而这个解释是完全错误的。

巴勒斯坦(Palestine)这个词由Philistia转化而来,而后者的意思是“非力士人(Philistines)居住的地方”。是以,巴勒斯坦是一个地名。

那么,何谓非利士人呢?熟悉圣经的都知道,那是旧约时代居住在中东,常常与以色列作战的民族。那个妇孺皆知的以弱胜强的大卫击毙歌利亚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期间,歌利亚是非利士人的大力士,被以色列犹大部落的放羊娃大卫投石击毙(参考《圣经》撒母耳记17章),而大卫一投成名,最终成为犹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没有之一。

非利士人,作为一个族群,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甚至除了圣经和埃及碑文,我们都找不到他们遗留下来的任何痕迹。尽管居住地名称想通,非力士人与今天居住在巴勒斯坦的所谓“巴勒斯坦人”毫无任何血缘或者文化上的关联。今天所谓的巴勒斯坦人实际上就是居住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特别是南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阿拉伯人。七世纪穆罕穆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后,很快征服了近中东地区,后来虽然你来我往,但近中东地区的主要居民基本上就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犹太人。

上世纪初近中东地区的阿拉伯聚集区为英国占领。今天以色列这块土地被英国人称为巴勒斯坦,是借用了古代的含义,方便称为而已。而当时巴勒斯坦居住的人,都被称为巴勒斯坦人,包括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所以,并不存在单一民族的人称为巴勒斯坦人(Palestinians)。

后来犹太人复国,在这里建立了以色列国后,他们称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为“阿拉伯裔以色列人(Arab Israelis)”,以相对“犹太裔以色列人(Jewish Israelis)”

这就清楚了:今天所谓的巴勒斯坦人就是阿拉伯人,他们与在约旦、沙特、卡塔尔、叙利亚、阿联酋的阿拉伯人没有区别。这也就是为什么几次中东战争都是阿拉伯国家联合与以色列干仗的原因 - 他们是想解救一个与自己不想干的民族?非也!他们都是阿拉伯人,都与以色列为敌。但是后来中东战争产生了难民,阿拉伯国家能请神不能送神,拒不接受这些难民,让他们在以色列继续发挥(捣乱的)余热,却又不想让人们看到这些难民的悲惨境地总是想起他们那些坐在黑金石油宝藏上富得流油的阿拉伯兄弟们,所以称之为巴勒斯坦人,这大概是这个名称被普及的原因之一吧。

也就是说,巴勒斯坦并不是什么“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因为技术上讲,本来就没有巴勒斯坦人这个概念;而随着以色列的建国,原来英国人用的这个巴勒斯坦地理名词也就名存实亡,被以色列取而代之。

就好比,尽管北京曾经属于大清,但今天是PRC的首都好不好?!你联合国能够把墨西哥城称为阿兹台克国的墨西哥城,而不是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么?你联合国能够称呼基辅为苏联基辅,而不是乌克兰基辅么?天理何在?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