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箴言10:1-12,22-23

 雨林灵修 箴言101-1222-23

经文:所罗门的箴言。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不义之财,毫无益处。惟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耶和华不使义人受饥饿。恶人所欲的他必推开。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天聚敛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时沉睡的,是贻羞之子。福祉临到义人的头。强暴蒙蔽恶人的口。义人的纪念被称赞。恶人的名字必朽烂。心中智慧的,必受命令。口里愚妄的,必致倾倒。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稳。走弯曲道的,必致败露。以眼传神的,使人忧患。口里愚妄的,必致倾倒。义人的口是生命的泉源。强暴蒙蔽恶人的口。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愚妄人以行恶为戏耍。明哲人却以智慧为乐。

这篇箴言很特别,里面全部都是对句,第一句是正面的,代表智慧;第二句就是负面的,代表愚昧: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而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智慧一定会带来喜乐,愚昧一定会带来忧虑,甚至身边的亲人都会受到影响,智慧使人蒙福,愚昧使人遭损。

“不义之财毫无益处,唯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为什么把不义之财跟公义对立起来呢?因为不义之财就是以不公义的方法得来的,这些财产不会救人脱离死亡,他的这个对比表示唯有公义才可以救人脱离死亡,钱财在生命面前一文不值。

“耶和华不使义人受饥饿,恶人所欲的他必推开”,义人常在上帝的保守底下,他的所需所求上帝必会供应,可是为什么说恶人所欲的他必推开呢?我的理解是恶人内心真正所需要的是不会得到满足的,恶人会得到他们应得的分。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这个是很民间的一种智慧,竟然出自智慧之王所罗门,这就是箴言可爱的地方,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典籍,而是有着很踏实的生活经历。

“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稳;走弯曲道的,必至败露”。也是很直白的一种智慧,其实大智慧往往就是这么简单直白,最重要的是这番话是由设立公义标准的大主宰默示而说出来的,这才是最有力量的。箴言里面同样的话可能一位民间的老奶奶也会说、和尚道士也会说、一些有人生经验的长辈也会说、心灵鸡汤导师们也会说,那箴言也说这样的话有什么了不起呢?分别在于这是圣灵感动君王所罗门所写的,他除了有智慧以外也有从神而来的权柄,神是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的,祂的话语里面带着应许和祝福,这是任何人的话语都不具备的。如果一位高僧或智者告诉我:“只要你行得正、做的正,你一定会得福”,我要问他你能保证吗?这是你的鼓励还是忠告还是应许呢?这最多只是鼓励和忠告,绝对不是什么应许,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应许我任何福分,那我凭什么要听信他的话呢?然而现在由这位创造万有、掌有绝对权柄的上帝来告诉我:“如果你走在我看为正直的路上,我会确保你步步安稳;如果你行我眼中所看的义,我会供应你的需要,你不会受饥饿”,我该不该信祂的话并顺服遵行呢?当然应该!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有能力,神的应许是必定会兑现的。因此这不只是出于善意的鼓励或忠告那么简单,这是神带主权的命令、神的心意,神的嘱咐,神要求我们去做,并且应许祂会赐福和供应凡真正顺服祂的人。

“义人的口是生命的泉源,强暴蒙蔽恶人的口。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如果是一个智者或长辈告诉我:你们不要互相仇恨,你们彼此相爱吧,彼此相爱才能够掩盖一切的过错……我可以礼貌性地聆听,但是我不会服气,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对错、爱恨情仇实在不是他人可以判断清楚的。可是如果这番话是由上帝告诉我的,祂说从我而来的爱可以遮掩人间一切的过错,不要再恨你的仇敌了,要去爱你的仇敌,就像我爱你们一样!那我就服服帖帖了,因为神是爱的源头,祂有权柄和智慧来吩咐我们如何去爱。

“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人间的富足让你得到越多就越害怕失去,因此一定会带来忧虑的,只有神所赐的福使人心灵富足,喜乐平安,一切的忧虑都能卸给这位掌管一切、慈爱公义的神。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