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申命记21:18-23
雨林灵修 申命记21:18-23
经文: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他们虽惩治他,他仍不听从,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城的长老那里,对长老说,我们这儿子顽梗悖逆,不听从我们的话,是贪食好酒的人。本城的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以色列众人都要听见害怕。人若犯该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将他挂在木头上,他的尸首不可留在木头上过夜,必要当日将他葬埋,免得玷污了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之地。因为被挂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诅的。
神所吩咐的生活律是非常琐碎的,很多处境性的应用方法的教导,包括如何处理各种生活上的棘手事。比如说无法结案的谋杀案,该怎么判断?谁该负责?甚至对于美貌的女战俘该如何对待?如果某人有两个妻子,他该立哪一个儿子为长子?如何分配产业继承权?这些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会遇到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摩西都很细致又具体地教导他们,感觉是上帝透过摩西手把手的调教以色列人,要怎么样在日常生活的每一项事件中贯彻神的教导,靠实践律法成为一个接地气又正直的文明人,以色列人真的是上帝手把手调教出来的民族。
18节的内容有点让人心惊肉跳,上帝要求父母将顽梗悖逆的儿子交到长老的手中,然后由本城的众人用石头将儿子打死,这也太冷酷无情了吧?天下父母心,这简直就违背了伦常亲情啊!但是后来再听了一些解经和解释,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觉得上帝的智慧实在是高于任何人本的伦常亲情和传统道德。神的教导既有公义又有慈爱,祂的律法是适用于个人、家庭和任何社会。比如这里的顽梗悖逆的儿子,他不听从父母的话,屡教不改,伤透了父母的心,他这样已经违背了神的第五诫。于是父母就应该把他带到本地的长老那里去,告诉长老这个儿子不听我的话,他的品格很差,是个贪食好酒的人。这些长老需要一起商量,如果一致认为他该死的话,就由他们来判他死刑,按照惯例由众人一起用石头把他打死,把恶从人中间除掉,让其他以色列人听见就害怕。这里首先表明神不允许家长在家里随意动用私刑,家族的私刑在很多社会、民族文化里面都是很盛行的,即使到了现在伊斯兰教还有所谓的“荣誉谋杀”,家里的父亲兄长可以杀死他们认为不守妇道的妻子、女儿或姐妹,但上帝在几千年前就不允许父母这样做。父母的责任是在家庭的层面管教儿女,儿女不乖可以用杖去体罚,可是如果父母已经完全无法约束自己的儿女,而他们的罪已经会影响到社会了,父母就要把他交到社会性的公权力那里去处理,让他们以客观的标准来做出公正的判决。这对个人、对家庭来说是一个保护机制,让儿女不会受到专制暴躁的家长的伤害,避免导致家庭悲剧。对社会来说这也是一个维持公正的做法,让长老们有权柄对付那些家长对付不了的恶人。
我们经常以现代的人道主义精神来审视旧约的律法,觉得他们动不动用石头把人打死是很残忍野蛮的做法,但是我们的现代文明和法律和人道主义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耶稣基督而来,耶稣降生以后的基督教文明在欧洲产生出现代文明,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才有了人道主义和人人平等的概念,所以父母不可以动用私刑杀害自己的儿女、要人道对待犯人、要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些都是随着耶稣的恩典所带来的仁爱精神,若没有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带来的饶恕与和好,人根本不懂得何谓真正对罪的赦免。而在旧约时代救赎恩典还是一个影子,是应许中将要临到的大福。所以当时的人们还活在律法底下,而神的律法是人间唯一真正公义与慈爱并存的原则。以色列人作为被上帝拣选的子民,自古以来就被上帝的律法所约束和管教,这也是为什么以色列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最优秀的,他们在全世界只占很少的人口比例,可是他们的各种成就都是出类拔萃的。当然他们里面绝大多数都已经离弃上帝,在世界的旷野中漂流了千年,依然拒绝接受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但是做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他们仍然带有神的启示所遗留下来的智慧之光,这只是表示上帝所赐下的律法是多么超越,绝对是碾压一切人间的伦常道德传统文化。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