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申命记24:10-22

 雨林灵修 申命记2410-22

经文:你借给邻舍,不拘是什么,不可进他家拿他的当头。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当头拿出来交给你。他若是穷人,你不可留他的当头过夜。日落的时候,总要把当头还他,使他用那件衣服盖着睡觉,他就为你祝福。这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你的义了。困苦穷乏的雇工,无论是你的弟兄或是在你城里寄居的,你不可欺负他。要当日给他工价,不可等到日落。因为他穷苦,把心放在工价上,恐怕他因你求告耶和华,罪便归你了。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当头。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神从那里将你救赎,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

这几章记的都是非常仔细甚至琐碎的律例,主要是用来约束以色列人的日常行为,透过外在行为以约束他们的内心,要他们活出对上帝的敬畏,守住亚伯拉罕的约。这些律例虽然繁琐,但非常理性、平衡,有公义又有慈爱,如果以色列人真的能够长期如此生活,不偏左右,那他们就真的会在列国中成为分别为圣的民族。

以前觉得申命记很枯燥沉闷,特别抓不住重点,可是年纪越大读申命记越觉得感动,感动于神在祂颁布的生活律里面处处透露出来的慈爱怜悯,对弱者有很多的关顾。比如从第十节开始讲到当你借东西给穷人的时候,你要怎么处理那个当头?当头就是一个抵押品,穷人还能拿什么东西来抵押呢?就是他的那件衣服,他们那时会在贴身衣服外面套一件外衣,这个外衣很宽松,到了晚上可以用来当被子盖,对于穷人来说这件外衣绝对是必需品。神说你如果要去他家取这件当头,你要在外面等,不可以进他的家里面去拿,要让他拿出来给你。

神容许这个世界上有富人有穷人,问题是富人需要尊重穷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是以财富来区分,而是以神的形象来衡量。富人穷人都是神所造的,因此他们需要互相尊重。然而富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因此富人有责任帮助穷人,但不是毫无原则的施舍。富人的资源都是从神而来,因此在帮助穷人的时候不能够趾高气扬,但也要明白到穷人也是罪人,所以也不能助长他们的懒惰和依赖,还是需要他拿当头来抵押,确定他会归还他所借贷的。神的教导都是源于对人性的洞察,因此非常平衡。

对于社会最底层的那些困苦穷乏的雇工,无论是弟兄或者是寄居的,神都不容许他们受到欺负。弟兄就是指以色列人,寄居的是指外邦人,当时律法只是给以色列人,神的立约和应许也只是给以色列人,但是在以色列人里面有外邦人,上帝要以色列人同样以公义和恩慈来对待他们。这也显示了神的慈爱包括了外邦人,预示了将来祂会成就普世性的救赎恩典,所有外邦人和以色列人都会在主耶稣基督里成为弟兄姐妹。

神说对于雇工你要当日就给他工价,这些人是没有田产的人,他们没有固定资产,他们的劳动力就是他们唯一的资产。他付出劳力,你当日就要给他工价,不可克扣也不可拖延。只有上帝明白一无所有的人的苦衷,祂没有要求富人供养穷人,他们以劳力赚取工价是应该的,但是雇主一定要公道地对待他,不能够在他唯一的生计上欺负他。在当时的背景下,除了神为这些底层弱者说话,还有谁会关注到他们的需要?我记得看过一些建筑工人被拖欠工资的新闻,那些从农村到城市的建筑工地去干粗活的所谓“低端人口”,他们在辛苦工作半年以后却拿不到工资,到处求助无门,根本没有人在乎他们的苦情。然而在数千年前,连国家都尚未成立的以色列,就有律例典章为这些最卑微的人带来保障,神的慈爱怜悯世上有谁能比呢?

16节说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这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的诸九族,一个人获罪而连带关系可以导致上千的宗族人口被诛杀,可是神的律法只容许每个人因为自身的罪而被判刑。但是当可拉一党在旷野叛乱的时候,他们的家人、孩子全部一起被裂开的地吞掉,上帝惩罚他们的时候是连同家人一起的,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是赐生命的神,祂当然可以取任何人的生命。可是人不是神,人本身没有夺取别人生命的权力,人只能代表上帝在地上执行祂的公义,因此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职分,按照人所犯的罪来施以刑罚,这样就能避免伤害无辜,也能防止有权柄的人滥用权力、公报私仇。

从申命记中繁琐的律例典章就能看见,任何人都能在上帝全备的律法底下受到约束和保护,有人高贵、有人卑贱、有人富裕、有人贫穷,可是在上帝公义慈爱的律法底下都是平等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