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撒母耳记上13:1-14

雨林灵修 撒母耳记上131-14

 经文: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随约拿单在便雅悯的基比亚。其余的人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约拿单攻击迦巴,非利士人的防营,非利士人听见了。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以色列众人听见扫罗攻击非利士人的防营,又听见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就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东边的密抹安营。以色列百姓见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有些希伯来人过了约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扫罗还是在吉甲,百姓都战战兢兢地跟随他。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撒母耳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作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扫罗已经做王两年了,从他带兵打仗的状况来看,扫罗这个人在领导力和才能方面实在是不及格。他在全国以色列人中拣选了三千人去跟非利士人争战,兵分两路,两千跟着他自己,另外一千跟着他儿子约拿单,其他多出来的人都被他打发回家了。然后他命令人到遍地去吹响战争的号角,意思是要让以色列各地的人都听见他要威风地出征了,但是他没想到人家非利士人也一样有长耳朵。结果非利士人听见以色列那边在遍地吹响号角,自然认为他们要集结全国之力来攻打我们,我们哪里可以坐以待毙呢?于是非利士人出动战车三万辆,骑兵六千,步兵则多得像海边的沙那样数都数不过来。结果双方实力大为悬殊,以色列方还没开打就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很明显扫罗作为军事领袖可以说是毫无策略、自作聪明、弄巧反拙,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当然上帝可以使以色列军队以少胜多,就像基甸以三百人打败了十多万的米甸大军,但那是上帝非常特殊的旨意。基甸当时招募的人数其实是三万二千人,是上帝要求他减少至三百人,免得以色列人自夸,以为可以靠自己取胜。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以色列人争战还是需要依靠人数、战术和实力的,上帝的帮助也是透过人自己的充分努力而落实的。扫罗难道不能在以色列人里招聚几十万大军吗?当然可以,但是他却把很多人都打发回家去。如果他只想要以三千人打一场小规模的突击战,那他又为什么要在遍地吹响战争号角呢?可见他在军事上毫无判断力,做出的决定缺乏深思熟虑和周详计划。两年前他曾经带领三十多万以色列军队大败亚扪人,为什么才过了两年他的表现就大为不同了呢?最大的分别在于两年前他被神的灵大大感动,而这次的争战并没有提到有神的晓谕或圣灵的感动,所有的决定似乎都是扫罗自己一个人拍脑门做出来的。

面对多得像海边的沙一样的非利士大军,以色列人吓得如同世界末日,他们逃跑的逃跑,躲藏的躲藏,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都成为他们仓皇藏身的地方,有些人过了约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如此军心涣散,未战先败,这还是耶和华的军队吗?好像在历史中以色列军队还未如此狼狈过。一支军队和一个国家的领袖真的非常重要。上帝曾经带领以色列人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结果他们说我们要一个王来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现在就是他们要的王所统领的后果。扫罗曾经在以色列长老掣签选王的时候躲藏在器具里面,他是一个遇到压力就选择躲起来逃避现实的人,他所统治的人民百姓也以躲藏和逃避的方法来面对战争,这真是一副可悲的景象!

扫罗此刻肯定也感到压力山大,一方面要面对非利士人的大军压顶,一方面看着自己这边已经溃不成军了,他该如何面对这个巨大危机?他唯一的方法应该是依靠上帝。上帝的大祭司,也是膏他为王的撒母耳已经与他约好七天后在吉甲见面,但是扫罗在压力底下等不及了,于是他一错再错,越做越错,他决定不等撒母耳来到就先自己献祭,他在军事上犯了大错以后又在属灵上犯了大错,以致他的职业生涯就此葬送。撒母耳赶到后发现他越权献祭,生气又失望,直接宣布他的王位必不长久,上帝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要立他作百姓的君。

才上任两年,扫罗就已经失去百姓的信任,更失去了上帝的同在,是什么导致他那么大的失败呢?我得出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就是他与上帝之间关系疏远,并不敬畏上帝,所有重大事件都是自作主张,从战争到献祭,他都不把上帝放在首位。第二是他的情绪化,不管是多么重要的状况他都是凭当时的情绪来主导,而不是依据现实状况做出理性的判断,这样的人做事情一定会一错再错、越作越错,因为情绪在遇到压力时一定会往负面放向发展,根据情绪做出的决定绝大多数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第三是他有惧怕人的个性,他很容易受身边的人的影响,这也是一种失败者的专有特性,因为人多数都是无知愚妄的,他因为人的负面反应而决定向上帝献祭,显示他在乎人过于在乎神。他对神的献祭不止是僭越了祭司的职分,更是他在利用神的名去安抚百姓的心,这种本末倒置的虚假信仰,才是上帝最厌恶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