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撒母耳记上18:1-16,28-30

雨林灵修 撒母耳记上181-1628-30

经文:大卫对扫罗说完了话,约拿单的心与大卫的心深相契合。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那日扫罗留住大卫,不容他再回父家。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就与他结盟。约拿单从身上脱下外袍,给了大卫,又将战衣,刀,弓,腰带都给了他。扫罗无论差遣大卫往何处去,他都作事精明。扫罗就立他作战士长,众百姓和扫罗的臣仆无不喜悦。大卫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众人回来的时候,妇女们从以色列各城里出来,欢欢喜喜,打鼓击磬,歌唱跳舞,迎接扫罗王。众妇女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扫罗甚发怒,不喜悦这话,就说,将万万归大卫,千千归我,只剩下王位没有给他了。从这日起,扫罗就怒视大卫。次日,从神那里来的恶魔大大降在扫罗身上,他就在家中胡言乱语。大卫照常弹琴,扫罗手里拿着枪。扫罗把枪一抡,心里说,我要将大卫刺透,钉在墙上。大卫躲避他两次。扫罗惧怕大卫。因为耶和华离开自己,与大卫同在。所以扫罗使大卫离开自己,立他为千夫长,他就领兵出入。大卫作事无不精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扫罗见大卫作事精明,就甚怕他。但以色列和犹大众人都爱大卫,因为他领他们出入。

扫罗见耶和华与大卫同在,又知道女儿米甲爱大卫,就更怕大卫,常作大卫的仇敌。每逢非利士军长出来打仗,大卫比扫罗的臣仆作事精明,因此他的名被人尊重。

大卫杀死巨人歌利亚展现了非凡的勇气,扫罗对大卫很满意,很多人对他另眼相看。但是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看懂他对神的信心,打从心里欣赏他的品格,与他有着深深的心灵契合,这个人就是同样勇敢机智的约拿单。他与大卫虽然身份和阶层悬殊,但是他把大卫看为人生知音、生死之交。约拿单的勇气不在大卫之下,他曾经带着一个小队去突袭非利士人,以寡敌众,最终使以色列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所以约拿单与大卫是同类的人,他们能够惺惺相惜,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

有人认为约拿单与大卫之间有着超越友谊的同性之爱,有些支持同性恋的人甚至直接引用圣经中对他们二人的描述,来证明同性恋是圣经所容许的,这绝对是错误的解经,神厌恶同性之间的情欲,在圣经中多次有明确的启示,任何人想要打着圣经替同性恋的行为来辩护都是不正确的。神在创世纪中神明确启示婚姻是一男一女,同性之间可以互相欣赏,成为知己好友,但是同性之间不应该产生情欲,也不可能结成夫妻,这是神创造的秩序,全世界任何人都应该服在神创造的秩序底下。约拿单和大卫都是敬畏上帝的人,他们之间的契合是超越个人、超越自我的、愿意为对方舍己的。约拿单看大卫肯定带着对上帝的深爱,才能做到完全无私,完全的无我。

从这一章的内容看到扫罗对大卫的印象从一开始的喜欢很快就变成妒嫉,然后就变成一心要杀掉大卫的仇恨,尽管大卫对扫罗一直忠心耿耿,但是大卫的态度改变不了扫罗狭隘善妒的心。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则是跟扫罗截然相反的人,说到嫉恨其实约拿单才应该是世界上最嫉恨大卫的人,因为大卫威胁到的是约拿单的王位而不是扫罗的,约拿单是王位的继承人,而大卫已经娶了扫罗的女儿,已经从卑微的侍从身份被升高为王的女婿。这位王的女婿表现得那么优秀、那么卓越,他的名望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他最能够威胁到的不是扫罗本人,而是王位继承人约拿单才对。但是约拿单对大卫真的没有丝毫的妒忌心,他甚至把自己穿的的外袍、战衣,贴身携带的刀、弓都送给大卫,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勇士最宝贵的东西,也最能代表他贵为王子的身份,而他居然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他,大卫不可能有相等价值的东西可以回报他,但约拿单根本不在意回报,他真心诚意地对待大卫,完全没有功利之心。我认为约拿单是有先知性的恩赐和能力的,尤其到后来他跟大卫之间的互动,他知道大卫将会是王,意味着他的王位即将不保,所以他会要求大卫将来要保护他或者他的后代,这种肯定就是先知性的恩赐了。

扫罗则是很情绪化又充满私心的一个人,他明知道大卫立下大功、有才能、有忠心,又是自己的女婿,是儿子的好朋友,他没有任何理去恨大卫,但他却恨大卫。第一个原因是他听到以色列人民喊:“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他就受不了了,他内心的狭隘自私导致他容不得大卫比他更受欢,大卫的名声越好,扫罗就越不安。讽刺的是,最位高权重的是扫罗,但却是内心最怯弱、最不快乐、最恐惧、最多仇恨、最不安的是扫罗。他真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他自己选择走进一条不归路,他走进一条灭亡痛苦的死胡同里面。从扫罗、大卫、约拿单这三个人身上我可以看到,越单纯爱上帝的人内心越无私爱人,他们可以从神得勇气、智慧、力量,他们很容易感到喜乐并且从外在流露出来。但那些爱自己超越爱上帝的人,内心塞满我的欲望、我的利益、我的名声,这样的人是多么的不快乐。所以耶稣基督叫我们要舍己背十字架跟随他,耶稣不是要我们牺牲任何东西去跟随祂,而是要我们舍掉这一个让自己不快乐的己,那是耶稣对我们最大的心灵释放。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