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列王记上20:1-4,28-34
雨林灵修 列王记上20:1-4,28-34
经文: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率领三十二个王,带着车马上来围攻撒玛利亚。又差遣使者进城见以色列王亚哈,对他说,便哈达如此说,你的金银都要归我,你妻子儿女中最美的也要归我。以色列王回答说,我主我王阿,可以依着你的话,我与我所有的都归你。
有神人来见以色列王,说,耶和华如此说,亚兰人既说我耶和华是山神,不是平原的神,所以我必将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以色列人与亚兰人相对安营七日,到第七日两军交战。那一日以色列人杀了亚兰人步兵十万,其余的逃入亚弗城。城墙塌倒,压死剩下的二万七千人。便哈达也逃入城,藏在严密的屋子里。他的臣仆对他说,我们听说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现在我们不如腰束麻布,头套绳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于是他们腰束麻布,头套绳索,去见以色列王,说,王的仆人便哈达说,求王存留我的性命。亚哈说,他还活着吗?他是我的兄弟。这些人留心探出他的口气来,便急忙就着他的话说,便哈达是王的兄弟。王说,你们去请他来。便哈达出来见王,王就请他上车。便哈达对王说,我父从你父那里所夺的城邑,我必归还。你可以在大马色立街市,像我父在撒玛利亚所立的一样。亚哈说,我照此立约,放你回去,就与他立约,放他去了。
上帝一再给机会让巨婴长大
亚哈王是一个巨婴个性,外表自负、内在懦弱,毫无主见。遇到比他更凶恶的人他就会唯命是从,面对善良弱小的人他就非常凶狠。这是一种最卑劣、无用的男人的个性。这种男人当了丈夫会使家庭不幸,如果当了王则会陷人民于苦难和危险当中。
当时的亚兰王便哈达正剑拔弩张,他派使者来见亚哈,说你的金银全部给我,你的妻儿里面最美的也要归我,哪里有男人可以忍受这样的挑衅和羞辱?作为一国之王你当然要起来保护你的国家,作为丈夫你也必须保护你的家庭、妻子儿女吧?结果亚哈说什么呢?他说:“我主我王,就依你说的,我所有的都给你!”
那个时候还不是上帝要让北国覆亡的时候,于是上帝差派一个先知来跟他说:“我必将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像亚哈这么一个又坏又怂毫不称职的王,上帝还是不断给他机会。他已经漠视了迦密山的神迹,这次上帝要他亲自与强敌争战并且使他得胜,让他真正见识到神的力量。于是亚哈听了先知的话去与便哈达争战,上帝果然使他大大地得胜,把嚣张的便哈达打得落荒而逃。亚哈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巨婴可以变男子汉了!
人总要抢夺上帝的荣耀
上帝让亚哈王得胜的目的首先是要让他们认识祂的名,然而人却总是在事后把上帝忘掉。亚兰人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一天就被杀了十万,剩下逃走的二万七千人又全部被塌下来的城墙压死,便哈达王走投无路,他只好放下之前那嚣张的态度,派他的臣仆腰束麻布,头套绳索去见亚哈王去求饶。
亚哈应该怎么做呢?这场仗是神要他打的,也是神帮助他得胜的,真正的大元帅是耶和华,亚哈应该求问神的心意才对。神的心意是要亚哈王杀了便哈达,灭掉亚兰人,亚兰人是迦南人的一部分,本来就是要被以色列人所灭的,当初以色列人没有听上帝的话,才会存留下这些祸根。看便哈达对亚哈的态度是多么的恶劣,他根本没有把上帝和上帝的人民放在眼里,因此上帝如此严厉对付他,就是要透过他的灭亡、亚哈王的得胜,使上帝的名得荣耀。
想不到亚哈对便哈达展示出莫大的宽容和仁爱,他向前来求饶的亚兰臣仆表示,便哈达是我的兄弟,请他来见我吧!于是便哈达亲自来见他,亚哈请他上车,二人同坐在一起,让人民看见了二位领袖的宽厚与和谐,好一个和平的场景。
亚哈王这样做不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他要彰显的是自己的仁慈,他把自己的名声放在神的名以上,完全没有去思想神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心意。其实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会祷告求主帮助,得到神的帮助以后就得意洋洋,忘记了神在一切事情上都是为要荣耀祂的名,也唯有神的名得荣耀人才能得到最大的祝福。
亚哈的做法不讨神的喜悦,所以神又派了一个先知去告诉他,你把我定要灭绝的人放走,你的命就要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本来亚哈王这一次争战大获全胜,若他按照神的心意除灭便哈达,他就真的能够脱胎换骨,巨婴变英雄,可惜他又错过了人生良机。
对弱者凶狠,对恶者仁慈
难道亚哈对敌人仁慈不对吗?大卫对扫罗不也很仁慈吗?但大卫的仁慈是有原则和一贯性的,他总是寻求神的心意,该杀的人他就杀,该仁慈的他就仁慈,但是亚哈不一样,他的仁慈是毫无原则和一贯性的。当他的妻子耶洗别大量杀戮耶和华的先知时,他毫无仁慈的心。在迦密山上亚哈亲眼看见以利亚有上帝的同在,行了伟大的神迹,这么宝贵的一个先知,耶洗别说要杀他的时候亚哈也毫无仁慈的心。后来他为了夺取拿伯的葡萄园,他就纵容耶洗别以卑劣残酷的手法把拿伯杀了。
从他对待神的先知和自己人民的手法看到他根本不是一个仁慈的人,只是对于这个屡次要来攻击北国、对他出言不逊,对上帝充满藐视的仇敌才那么仁慈,这种毫无一贯性的仁慈根本是虚伪和沽名钓誉。他无视上帝的心意、无视上帝的吩咐、无视上帝的荣耀,做一切只凭自己的任性,不管上帝给他多少机会,不管他得到多少宝贵的机遇,他永远会是一个不思成长的巨婴,就这样任性妄为地直到自己走向灭亡为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