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列王纪下25:1-12,27-30
雨林灵修 列王纪下25:1-12,27-30
经文: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对城安营,四围筑垒攻城。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里有大饥荒,甚至百姓都没有粮食。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围攻城,王就向亚拉巴逃走。迦勒底的军队追赶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军都离开他四散了。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带他到利比拉巴比伦王那里审判他。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七日,巴比伦王的臣仆,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来到耶路撒冷,用火焚烧耶和华的殿和王宫,又焚烧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户家的房屋。跟从护卫长迦勒底的全军就拆毁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并已经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大众所剩下的人,都掳去了。但护卫长留下些民中最穷的,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
犹大王约雅斤被掳后三十七年,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使犹大王约雅斤抬头,提他出监。又对他说恩言,使他的位高过与他一同在巴比伦众王的位,给他脱了囚服。他终身常在巴比伦王面前吃饭。王赐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赐他一分,终身都是这样。
不甘成为附庸的君王下场悲惨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了犹大国王约雅斤和他的家人、臣宰到巴比伦去,他们在犹大国立了西底家做他们的傀儡王。西底家是约雅斤的叔叔,也是大卫家的直系后裔,他不甘心一直当敌人的傀儡,在做王第九年的时候带领了一场叛变行动。这场叛变行动迎来巴比伦更加猛烈无情的镇压,带给犹大国更多苦难,他自己最终也为此而附上惨烈的代价。西底家前任的前任(应该是他的兄弟)约雅敬也曾经尝试背叛巴比伦,结果他被尼布甲尼撒王打败,死得也非常悲惨。这些大卫家的子孙本来都受到上帝与大卫立约的保护,在血脉和属灵地位上都有先天优势,看得出他们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勇气和骨气,敢于对抗强敌,不甘心成为别国的附庸。可惜他们离弃上帝,等于是丢弃了大卫之约里面上好的福分,虽然尚有几分血气之勇,奈何离开上帝的帮助他们根本抵挡不了周边的强敌。
民族主义高涨却不要上帝
西底家不算是平庸之辈,他做王的时候有尝试在国内做出一些改革,释放所有为奴的人,他希望把人民团结起来,鼓励他们勇敢对抗巴比伦的侵略,不要沦为亡国奴。这种民族主义的鼓动确实会起一些作用,当时有一些犹大国人坚决抵抗巴比伦,宁愿投靠埃及。他们还对巴比伦占领的地区进行偷袭,杀害那些愿意降服于巴比伦统治的犹大同胞,有点像仇恨汉奸那样的心态。这些民族主义的煽动毕竟都是血气之勇,他没有依靠上帝,也没有带领人民回归上帝,他对巴比伦的叛变不是为了复兴神的国度,更不是为了高举耶和华神的名。
圣经说他一直都在做耶和华看为恶的事,他内心没有来自神的公义之心,他想要抵抗巴比伦的动机就是出于人的血气,可能是为了权力、自尊、颜面,或者是对自己国家的感情,还是对巴比伦的仇恨,反正全部都是为了人的私欲,与神的立约毫无关系,他们早就忘记自己在神面前的特殊选民地位了。上帝对自己的子民总不会完全撇弃,这个时候还派下先知耶利米给他们劝告。但是耶利米说的话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一心想要反击巴比伦,个个都像激昂的红卫兵或者小粉红,哪里要听什么悔改与降服的劝告?结果耶利米成为孤独的流泪先知,眼看自己的同胞继续悖逆上帝,直到灭亡都还不悔改。
人的血气不能成就神的公义
人的爱国情怀、民族感情、满腔热血不是不好,但是这些人本的感情只能起到一时的鼓动作用,热血沸腾一番以后,在现实中还是要看实力才会得胜,更要看的是上帝的祝福。有人会疑惑:巴比伦人也不相信上帝,为什么他们可以变得那么强大呢?巴比伦的强大也是出于上帝的心意,上帝要使用他们来击打悖逆的犹大国,所以容许他们得到今生的祝福。很多不信上帝的人今生都会有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人生,比很多基督徒更加兴旺,因为公义慈爱的上帝对世人也赐下普遍恩典,任何人如果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他的人生也能在今生蒙福,但是如果他没有接受耶稣基督的特殊救赎恩典,他今生的任何成就、道德、情怀都不能使他进入永恒的天家。
相比巴比伦,以色列人是上帝特别选召和立约的子民,他们身上负有保留律法、遵守圣约的使命,因此回归上帝是他们唯一的蒙福之路,这是他们的特权,也是他们不可逃避的责任,离了上帝他们就什么也不是。现在我们基督徒就是属灵的圣约子民,我们身上负有为主做见证、传扬福音的特殊使命,我们如果远离耶稣基督,在世上也是一事无成的。基督徒如果要用人的热血、人的方法去追求今生的理想,最终都是成为虚空和捕风。如果我们信了主却不依靠主来生活,那就还不如不信的人。
西底家是神的子民,但是他完全不依靠神,一直想靠人的方法去反抗巴比伦,但是他的国家早就衰败了,面对强大的巴比伦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他的兵丁和人民的心也不再向着他,你既没有粮食也没有信仰,你能用什么来维系人心呢?释放奴隶的政策和鼓动人心的口号只能带来短暂的兴奋,至于长期的效忠,甚至为你拼上宝贵的生命,那是需要有高尚的信仰来维系。作为君王自己也没有更高的信仰,有的只有梦想和野心,谁来听命于你、为你的梦想和野心卖命呢?结果他被俘虏,用铜锁链锁着押到巴比伦,他的儿子们在他眼前全部被杀,再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最后他凄惨地死在巴比伦。
不甘成为附庸的君王下场悲惨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了犹大国王约雅斤和他的家人、臣宰到巴比伦去,他们在犹大国立了西底家做他们的傀儡王。西底家是约雅斤的叔叔,也是大卫家的直系后裔,他不甘心一直当敌人的傀儡,在做王第九年的时候带领了一场叛变行动。这场叛变行动迎来巴比伦更加猛烈无情的镇压,带给犹大国更多苦难,他自己最终也为此而附上惨烈的代价。西底家前任的前任(应该是他的兄弟)约雅敬也曾经尝试背叛巴比伦,结果他被尼布甲尼撒王打败,死得也非常悲惨。这些大卫家的子孙本来都受到上帝与大卫立约的保护,在血脉和属灵地位上都有先天优势,看得出他们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勇气和骨气,敢于对抗强敌,不甘心成为别国的附庸。可惜他们离弃上帝,等于是丢弃了大卫之约里面上好的福分,虽然尚有几分血气之勇,奈何离开上帝的帮助他们根本抵挡不了周边的强敌。
民族主义高涨却不要上帝
西底家不算是平庸之辈,他做王的时候有尝试在国内做出一些改革,释放所有为奴的人,他希望把人民团结起来,鼓励他们勇敢对抗巴比伦的侵略,不要沦为亡国奴。这种民族主义的鼓动确实会起一些作用,当时有一些犹大国人坚决抵抗巴比伦,宁愿投靠埃及。他们还对巴比伦占领的地区进行偷袭,杀害那些愿意降服于巴比伦统治的犹大同胞,有点像仇恨汉奸那样的心态。这些民族主义的煽动毕竟都是血气之勇,他没有依靠上帝,也没有带领人民回归上帝,他对巴比伦的叛变不是为了复兴神的国度,更不是为了高举耶和华神的名。
圣经说他一直都在做耶和华看为恶的事,他内心没有来自神的公义之心,他想要抵抗巴比伦的动机就是出于人的血气,可能是为了权力、自尊、颜面,或者是对自己国家的感情,还是对巴比伦的仇恨,反正全部都是为了人的私欲,与神的立约毫无关系,他们早就忘记自己在神面前的特殊选民地位了。上帝对自己的子民总不会完全撇弃,这个时候还派下先知耶利米给他们劝告。但是耶利米说的话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一心想要反击巴比伦,个个都像激昂的红卫兵或者小粉红,哪里要听什么悔改与降服的劝告?结果耶利米成为孤独的流泪先知,眼看自己的同胞继续悖逆上帝,直到灭亡都还不悔改。
人的血气不能成就神的公义
人的爱国情怀、民族感情、满腔热血不是不好,但是这些人本的感情只能起到一时的鼓动作用,热血沸腾一番以后,在现实中还是要看实力才会得胜,更要看的是上帝的祝福。有人会疑惑:巴比伦人也不相信上帝,为什么他们可以变得那么强大呢?巴比伦的强大也是出于上帝的心意,上帝要使用他们来击打悖逆的犹大国,所以容许他们得到今生的祝福。很多不信上帝的人今生都会有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人生,比很多基督徒更加兴旺,因为公义慈爱的上帝对世人也赐下普遍恩典,任何人如果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他的人生也能在今生蒙福,但是如果他没有接受耶稣基督的特殊救赎恩典,他今生的任何成就、道德、情怀都不能使他进入永恒的天家。
相比巴比伦,以色列人是上帝特别选召和立约的子民,他们身上负有保留律法、遵守圣约的使命,因此回归上帝是他们唯一的蒙福之路,这是他们的特权,也是他们不可逃避的责任,离了上帝他们就什么也不是。现在我们基督徒就是属灵的圣约子民,我们身上负有为主做见证、传扬福音的特殊使命,我们如果远离耶稣基督,在世上也是一事无成的。基督徒如果要用人的热血、人的方法去追求今生的理想,最终都是成为虚空和捕风。如果我们信了主却不依靠主来生活,那就还不如不信的人。
西底家是神的子民,但是他完全不依靠神,一直想靠人的方法去反抗巴比伦,但是他的国家早就衰败了,面对强大的巴比伦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他的兵丁和人民的心也不再向着他,你既没有粮食也没有信仰,你能用什么来维系人心呢?释放奴隶的政策和鼓动人心的口号只能带来短暂的兴奋,至于长期的效忠,甚至为你拼上宝贵的生命,那是需要有高尚的信仰来维系。作为君王自己也没有更高的信仰,有的只有梦想和野心,谁来听命于你、为你的梦想和野心卖命呢?结果他被俘虏,用铜锁链锁着押到巴比伦,他的儿子们在他眼前全部被杀,再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最后他凄惨地死在巴比伦。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