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马太福音14:22-36
雨林灵修 马太福音14:22-36
经文: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阿,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神的儿子了。他们过了海,来到革尼撒勒地方。那里的人,一认出是耶稣,就打发人到周围地方去,把所有的病人,带到他那里。只求耶稣准他们摸他的衣裳襚子,摸着的人,就都好了。
施洗约翰的殉道
14章记载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施洗约翰的殉道,二是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天国君王已经来到世上传讲天国的信息,负责为祂开路的施洗约翰完成任务了,因此上帝透过希律王的手使他殉道而死。其实希律非常欣赏施洗约翰,很喜欢听他讲道,但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欲和面子,最终还是把这位神的先知杀了。
神的真理是个宝藏,充满属天的智慧,不同于世上的小学,连很多不信神的人都很喜欢听,但是他们只当作一种高级的心灵消费品来听,并没有悔改和降服。一旦他喜欢的真理与自己的欲望和利益相抵触的时候,他舍弃的一定会是真理。现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像希律王那样的人,他们喜欢听基督教的道理,声称自己非常尊重基督教,甚至自认为是基督徒,但是在面对人生抉择的时候,他的判断标准依然是自己个人的感受和今生的好处,如果神的真理对我有用我就拿来用,如果神的真理拦阻我取得我要的成就,那我就把真理砍掉!这样子的“希律王”在教会内外都有很多。
五饼二鱼不是为了口腹之欲
耶稣以五饼二鱼喂饱5000人这个神迹基督徒耳熟能详,耶稣经常在户外讲道,吸引大批人群,是不是祂每次都管饭管饱,以此吸引更多人来听道?现在很多教会办布道会都是这个做法,供应丰富饭食、专车接送、还送上礼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人,只要人来得够多就是成功。但这绝对不是耶稣五饼二鱼神迹的用意,耶稣所行的任何一个神迹都是为了神而不是为了人。
祂拿起五个饼和两条鱼向天祝谢,然后掰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再递给众人,就这样让超过五千群众都吃饱了,甚至还剩下12篮子的食物。祂这样做是为了彰显神是一位供应丰富的神,祂除了以真理喂养我们的灵命以外,也会照顾我们肉体的需要,毕竟我们活在世界上确实需要食物,跟随耶稣不代表需要在世上挨饿。这是耶稣对祂的身份和能力的宣告,也是对祂的跟随者的一个保证,祂不是一个冷酷无情、不关顾我们平凡而实际需要的主。当然,大多数的人在吃饼得饱以后,念念不忘的还是那饼和鱼,而不是耶稣所宣告的天国信息。就像希律王那样,听真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他们跟随耶稣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需求。
门徒毫无长进的小信
每当耶稣行神迹造成轰动、令他大受欢迎、被许多人包围的时候,祂就会退到安静的地方去与父神亲近。在轰动一时的五饼二鱼神迹以后,耶稣叫围着祂的人群散开,独自到山上去祷告,待祂祷告好以后才去会合祂的门徒。
此时门徒正在船上等他,晚上海中起了大风浪,这已经不是门徒第一次遇到大风浪了,上一次被耶稣责备他们小信,这次应该有点进步吧?结果这次他们又被耶稣责备小信,基本上是毫无进步。不过这次的情况跟上次不同,这次起风浪的时候耶稣不在船上,不止如此,耶稣连招呼都不打就从水面上走向他们,害他们以为自己见到鬼怪了,比上次受到更大的惊吓。直到耶稣叫他们放心,是我,他们才安下心来。耶稣已经在他们面前叫停过风浪,也曾经在他们眼前赶出污鬼邪灵,结果他们依然惧怕风浪,甚至害怕鬼怪,可见人的小信是何等的大,即使亲眼见证耶稣的神迹奇事,但是要在切身的患难中做到完全信靠主而内心波澜不惊,那是很不容易的,信心需要一再的操练,不能光靠头脑的认知和眼见的实例。
熊孩子一般的门徒彼得
彼得是十二个门徒里面最常闯祸的一位,经常冒冒失失说错话的也是他,他有一颗熊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和冒险的心。他看见耶稣在水面上走他也想要有样学样,耶稣对于他这种孩子气的要求非常宽容,祂说好吧,你过来吧。于是他果然也能在水上行走,但是他忽然看到风浪甚大,就害怕起来,一害怕就往下沉,一往下沉就呼求耶稣救他,他一呼求耶稣就伸手把他拉上来。
这也是彼得的一趟信心之旅:起初是出于好奇心的冒险,由于心无旁骛地盯着耶稣,他竟然能够效法耶稣走在水面上。但是当他关注风浪多过关注耶稣时,能力就从他身上消失,靠他自己的能力他只能被水淹没,然而耶稣的宽容和慈爱没有消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耶稣及时伸手救了他。这让我想起这首熟悉的儿童诗歌:我虽软弱主刚强!我们实在是太软弱了,从信心到能力到智慧都是不及格,唯有将耶稣满分的能力覆盖在我们身上,我们才能胜过自己的软弱,以耶稣的刚强来代替。
施洗约翰的殉道
14章记载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施洗约翰的殉道,二是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天国君王已经来到世上传讲天国的信息,负责为祂开路的施洗约翰完成任务了,因此上帝透过希律王的手使他殉道而死。其实希律非常欣赏施洗约翰,很喜欢听他讲道,但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欲和面子,最终还是把这位神的先知杀了。
神的真理是个宝藏,充满属天的智慧,不同于世上的小学,连很多不信神的人都很喜欢听,但是他们只当作一种高级的心灵消费品来听,并没有悔改和降服。一旦他喜欢的真理与自己的欲望和利益相抵触的时候,他舍弃的一定会是真理。现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像希律王那样的人,他们喜欢听基督教的道理,声称自己非常尊重基督教,甚至自认为是基督徒,但是在面对人生抉择的时候,他的判断标准依然是自己个人的感受和今生的好处,如果神的真理对我有用我就拿来用,如果神的真理拦阻我取得我要的成就,那我就把真理砍掉!这样子的“希律王”在教会内外都有很多。
五饼二鱼不是为了口腹之欲
耶稣以五饼二鱼喂饱5000人这个神迹基督徒耳熟能详,耶稣经常在户外讲道,吸引大批人群,是不是祂每次都管饭管饱,以此吸引更多人来听道?现在很多教会办布道会都是这个做法,供应丰富饭食、专车接送、还送上礼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人,只要人来得够多就是成功。但这绝对不是耶稣五饼二鱼神迹的用意,耶稣所行的任何一个神迹都是为了神而不是为了人。
祂拿起五个饼和两条鱼向天祝谢,然后掰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再递给众人,就这样让超过五千群众都吃饱了,甚至还剩下12篮子的食物。祂这样做是为了彰显神是一位供应丰富的神,祂除了以真理喂养我们的灵命以外,也会照顾我们肉体的需要,毕竟我们活在世界上确实需要食物,跟随耶稣不代表需要在世上挨饿。这是耶稣对祂的身份和能力的宣告,也是对祂的跟随者的一个保证,祂不是一个冷酷无情、不关顾我们平凡而实际需要的主。当然,大多数的人在吃饼得饱以后,念念不忘的还是那饼和鱼,而不是耶稣所宣告的天国信息。就像希律王那样,听真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他们跟随耶稣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需求。
门徒毫无长进的小信
每当耶稣行神迹造成轰动、令他大受欢迎、被许多人包围的时候,祂就会退到安静的地方去与父神亲近。在轰动一时的五饼二鱼神迹以后,耶稣叫围着祂的人群散开,独自到山上去祷告,待祂祷告好以后才去会合祂的门徒。
此时门徒正在船上等他,晚上海中起了大风浪,这已经不是门徒第一次遇到大风浪了,上一次被耶稣责备他们小信,这次应该有点进步吧?结果这次他们又被耶稣责备小信,基本上是毫无进步。不过这次的情况跟上次不同,这次起风浪的时候耶稣不在船上,不止如此,耶稣连招呼都不打就从水面上走向他们,害他们以为自己见到鬼怪了,比上次受到更大的惊吓。直到耶稣叫他们放心,是我,他们才安下心来。耶稣已经在他们面前叫停过风浪,也曾经在他们眼前赶出污鬼邪灵,结果他们依然惧怕风浪,甚至害怕鬼怪,可见人的小信是何等的大,即使亲眼见证耶稣的神迹奇事,但是要在切身的患难中做到完全信靠主而内心波澜不惊,那是很不容易的,信心需要一再的操练,不能光靠头脑的认知和眼见的实例。
熊孩子一般的门徒彼得
彼得是十二个门徒里面最常闯祸的一位,经常冒冒失失说错话的也是他,他有一颗熊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和冒险的心。他看见耶稣在水面上走他也想要有样学样,耶稣对于他这种孩子气的要求非常宽容,祂说好吧,你过来吧。于是他果然也能在水上行走,但是他忽然看到风浪甚大,就害怕起来,一害怕就往下沉,一往下沉就呼求耶稣救他,他一呼求耶稣就伸手把他拉上来。
这也是彼得的一趟信心之旅:起初是出于好奇心的冒险,由于心无旁骛地盯着耶稣,他竟然能够效法耶稣走在水面上。但是当他关注风浪多过关注耶稣时,能力就从他身上消失,靠他自己的能力他只能被水淹没,然而耶稣的宽容和慈爱没有消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耶稣及时伸手救了他。这让我想起这首熟悉的儿童诗歌:我虽软弱主刚强!我们实在是太软弱了,从信心到能力到智慧都是不及格,唯有将耶稣满分的能力覆盖在我们身上,我们才能胜过自己的软弱,以耶稣的刚强来代替。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