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耶利米哀歌 3:19-40

雨林灵修 耶利米哀歌 319-40

经文:耶和华阿,求你记念我如茵陈和苦胆的困苦窘迫。
我心想念这些,就在里面忧闷。
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
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
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
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
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他的,耶和华必施恩给他。
人仰望耶和华,静默等候他的救恩,这原是好的。
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
他当独坐无言,因为这是耶和华加在他身上的。
他当口贴尘埃,或者有指望。
他当由人打他的腮颊,要满受凌辱。
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
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
人将世上被囚的踹在脚下,或在至高者面前屈枉人,
或在人的讼事上颠倒是非,这都是主看不上的。
除非主命定,谁能说成就成呢?祸福不都出于至高者的口吗?
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罚,为何发怨言呢?
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 

不要当属灵机器人

耶利米哀歌虽然充满哀伤,但是哀伤里面有着盼望和平安。这是一种圣洁无私的哀伤,是出于天父的心肠。耶利米因为看到神的选民远离神的圣洁,自绝于神的祝福,而为他们的发出叹息的哀歌。但他知道上帝是永不改变的,只要人在哪一天愿意悔改归回了,上帝还是会接纳他们,只要上帝的应许还在,人的盼望就在。

从耶利米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属灵、最爱主的基督徒也会感到深深的哀伤,但是只要这份哀伤与与神的心意同步,我们就不会陷入绝望与怨恨。所以基督徒一方面不要成为属灵的机器人,永远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凡事靠主刚强壮胆、常常喜乐,没有低落的情绪、不会懂得伤心、不正视现实中的苦难,只在人面前展现最积极的一面,免得别人说我没信心。问题是,我们都不是属灵的机器人。圣经里最被神重用的仆人也都不是属灵机器人,一个一个都是有情绪、有软弱、有低谷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基督徒也不应该永远陷在消极阴沉的低谷里面,尽管世界很败坏,人性很诡诈,生活中充满了委屈和挫败,但是我们定睛注视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超越这一切的永恒的上帝。祂永不改变,祂永远守着对我的应许,只要我谦卑地去寻求祂,祂一定会帮助我脱离捆绑与枷锁,依靠祂我就不至于丧胆。因此基督徒应该会有一种很整全的世界观,既不麻木伪善,也不灰心丧胆。

我们在哀伤里面有喜乐;我们在绝望里面有盼望,我们消极一阵子又会被圣灵激励起来;有时候在成功的喜悦里面过度膨胀了,上帝就会敲打我们,使我们谦卑下来;上帝是实实在在的真神,祂不喜悦祂的儿女活在一种自我陶醉的乐观心态里面,祂要我们居安思危、时刻警醒、时刻谦卑。所以基督徒肯定不是圣人,我们这一生也不可能成为完美的人,但是基督徒的性格是平衡的,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整全的。

 

谁是幼年负轭的人?

耶利米在第27节说,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这里指的可以是他自己,也可以是以色列这个民族。以色列民族是一支古老多难的民族,雅各年纪轻轻逃离家庭,被舅舅拉班欺骗和压榨多年,腿还被神给弄瘸了;约瑟年纪轻轻被卖到埃及为奴,还被诬告坐了冤狱;摩西刚出生就险些被法老所杀,长大后因为年轻气盛而杀了人,不得不逃到旷野牧羊;大卫年轻时被父亲和哥哥们忽略,放羊时遇到猛兽袭击他都需要独自面对;耶利米自己更是如此,他年幼的时候上帝就呼召他当先知,还告诉他这民有多恶,他们会攻击他、藐视他、拒绝他。这就是上帝的呼召,他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这轭就负在了他的身上。所以耶利米是最能够理解幼年负轭的滋味,他也最能够明白被神委以重任的价值和意义。

 

抱怨拦阻神的祝福

耶利米明白上帝的心,他知道上帝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上帝的本意绝对不是要让我们这些带有祂形象的人在世上承受苦难与忧愁,上帝的本意永远是赐福赐平安。我们看约伯,约伯受的苦够多了吧,而且是莫名其妙、难以解释的。到最后上帝都没有向他解释这些苦难为什么会临到他,但是最后所有这些苦难都化为祝福,使约伯比受苦之前更加蒙福。在苦难临到之前他是一个正直的富人,在受苦以后他的属灵眼睛被开启,成为一个更贴近神心意的人。

3940节也很有意思,耶利米劝告大家受苦的时候不要在上帝面前发怨言,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苦难是上帝的扬声器,苦难是让我们谦卑自省的工具,在苦难中抱怨上帝是最大的浪费,也会拦阻了祂的祝福。现在我们在圣灵的光照下更加能够看见自己在行为和思想上的罪,耶稣已经为我们的罪而上了十字架,我们有基督宝血的遮盖,更加没有抱怨的资格。唯有在上帝面前诚实认罪,归向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恩典,那我们就能紧贴父神的心,享受祂所赐的平安和喜乐。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