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耶利米哀歌 5:15-22
雨林灵修 耶利米哀歌 5:15-22
经文:我们心中的快乐止息,跳舞变为悲哀。
冠冕从我们的头上落下。我们犯罪了,我们有祸了。
这些事我们心里发昏,我们的眼睛昏花。
锡安山荒凉,野狗行在其上。
耶和华阿,你存到永远。你的宝座存到万代。
你为何永远忘记我们。为何许久离弃我们。
耶和华阿,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
你竟全然弃绝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
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耶利米哀歌最后一章都是排列的短句,以活泼生动、跳跃的形式表达作者悲哀的心情。他说我们心中的快乐止息,跳舞变为悲哀——昔日的快乐和荣耀对比如今的凄凉羞辱,真的是今非昔比,其实就是对比有上帝的祝福和失去上帝祝福的不同状况。
有一首民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里面有两句歌词:“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凡是有父母保护和疼爱的孩子,他们在父母亲眼中就是宝,父母亲会给他足够的保护和关爱,尽管有时候会责备管教他,但还是会把他捧在掌心。没有父母的孩子呢?那就是孤儿,真的就像一棵野草一样,毫无价值,不被人重视,到处被人践踏。人间的父母尚且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更何况上帝呢?所以当上帝的选民有上帝同在的时候,他们在万民中像个宝贝,享有着富足、荣耀、喜乐、平安;没有了上帝的祝福和保护的选民,他们就变得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羞辱、贫困和绝望。
上帝的时间表无人能知
尽管耶利米知道上帝会让以色列人回归故土,但是上帝并没有让他知道这事在什么时候发生。上帝对于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一般都不提供时间表,就像旧约的人没有一个知道弥赛亚什么时候降临,而新约的人也没有一个知道祂什么时候会再临,连耶稣自己也说祂不知道。神的预言只能在应验以后才知道如何发生、何时发生,好比包裹着的礼物终于被拆开一样。凡是关于未来的事情,那都是尚未发生的奥秘,就像仍然被包裹着的礼物,看不清里面的细节。因此在上帝的应许落实之前的等待是非常考验信心的。例如某人满怀信心祷告,他知道上帝已经垂听了他的祷告,但是祂会如何动工?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结果?他完全不会知道,这个等待的过程是相当磨人的。相信耶利米也会有这般心情,他对上帝的应许很有信心,但他真的不知道以色列人需要等待多久才能回去耶路撒冷。事实上耶利米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看到同胞们的回归,他应该是死在了埃及,既没看到巴比伦的倾倒,也没有看到圣殿的重建。那些听耶利米话乖乖被掳到巴比伦去的犹大人民,里面的绝大多数也没有机会看到回归的发生,70年以后应该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才有机会回归。在等候的过程里面每一天都充满着未知,经常感觉被上帝遗忘了,会不会美好的应许永远不会发生?
神对罪人灭亡的悲哀
我自己也经常经历这样的情况,我为某一件重要的事情祷告,我愿意完全交托给主,从圣经的经文中我确定上帝会垂听祷告及应允祷告,但是如果过了一段时间我所交托的事情毫无进展,我就开始不耐烦,信心随之动摇,上帝似乎是忘记这件事了!这时候我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祷告、继续交托。这就是信心的操练,这是祷告重要的意义之一。
祷告不是为了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祷告是学习聆听、顺服、等待、忍耐,在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向祂哀哭、向祂呼求、向祂发问,但是绝不放弃对祂的信靠。上帝绝对不会任由我们迷失在这种痛苦的等待当中,祂不会让我们失望,即使事情不按照我们的期望进行,上帝一定会用其它方法来加添我们的信心,使我们的盼望一点也不落空。
耶利米被掳到埃及以后变得更难回到耶路撒冷,从外在遭遇和处境来看,上帝的美好应许都没有直接发生在他的身上,但是他完全没有放弃为百姓的回归而祷告,他说:“耶和华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求你复兴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 他知道不管是肉体的回归还是心灵的回转,其实都是出于神至高无上的主权,上帝在古时和将来都掌管着人心,人做不到的事情上帝一定能做到。
然而最后的22节是一个非常悲哀的结尾,他说:“你竟然全然弃绝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 上帝到底有没有完全弃绝以色列人民呢?对于那些逃到埃及死都不愿意回归的人,他们就是被上帝完全弃绝的人,他们拒绝接受上帝的恩典,将来就只能承受上帝的烈怒。耶利米在诗歌的最后还是在为他们哀叹,这个也代表着上帝对罪人灭亡所发出来的悲哀,神是爱,祂实在不愿意看见祂的选民中有一人沉沦。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