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1:22-26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122-26

经文: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祷告就能心想事成吗?

耶稣和门徒来到耶路撒冷,有一天耶稣在门徒面前咒诅了一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第二天约翰看见这棵树果然枯萎了,耶稣对此的结论就是:“你们当信服神”。要信到什么程度呢?祂说只要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定成,那么即使他让一座山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给他成了!意思是一棵无花果树又算得了什么?真有那么厉害?让我现在去试试看——如果你真的抱有这样的心态去试试看,我敢保证你的祷告一定不成。

很多基督徒误解了耶稣对信心的定义,以为自己的一厢情愿、凭空臆想、强迫上帝,就是信心坚定的表现,这是错误的理解,把自己的信心当成偶像,把上帝当成是阿拉丁的灯神,只要凭着信心就能心想事成,比烧香拜佛的人更加头脑发昏了!

那么我们当如何理解耶稣所说的信心呢?首先你相信的对象是谁?你信的是那位造天地海洋高山的神,是祂有能力将山挪到海中,不是你的信心,如果没有这位大能的神,人的信心就是空泛的臆想,根本一无是处。对于这样的一位神必定要存敬畏的心,不能试探祂,也不能利用祂,我们凭着信心来求祂,不是求祂来满足我的好奇心、满足我的贪欲,或是成全我的面子,就像法利赛人来要求耶稣行个神迹给他们看看,那是出于挑战和试探的心态,耶稣理都不理他们。上帝掌有绝对的主权和智慧,祂不会受人的操控。

 

神使用信心的祷告

所以对神的信心必然包括对神的敬畏,包括对祂主权的降服,承认祂是主,我是仆,我不会无缘无故要求神将山挪移,也不敢狂妄地吩咐神为我效劳。当你内心真正体贴神的心意,凡事讨神喜悦,为了神国度而大发热心,你的祷告就会勇敢无私,充满真信心的力量。像约书亚,连让日头停在半空他都敢求,或者像先知以利亚,他求神不要给北国降雨,在迦密山上他当众求神降下火来烧掉祭物,然后求神降下雨来,这些祷告比挪移大山更加大胆,而神马上给他们做成,因为那都是为了成就神的心意。由于他们对神的敬畏、忠心、热忱,神就使用他们的祷告来完成祂的计划,让他们在神国的大事上得着荣耀。

 

祷告与饶恕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还有很重要的一段,耶稣说,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如果想起有人得罪你们,你们就应该要饶恕他,那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会饶恕你们,如果你们心里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这段话似乎跟祂前面说的没什么关系,而且也很容易被曲解,成为很多基督徒良心的捆绑,我们需要贯穿上下文来取得一个整全深入的理解。

如果我们对上帝有真正的敬畏和认识,你就会知道自己在神面前不过是一个卑微污秽的罪人,你是因为蒙了耶稣基督的恩典,得到神的饶恕才可以到神面前来祷告。在这样的恩典下,如果你心里面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有仇恨,因为他曾经得罪过你、冒犯过你,你愿不愿意像神饶恕你那样饶恕他?如果你相信你的罪已经白白得到赦免,你当然愿意饶恕那个人。但是我毕竟不是神,我的心怀没有神那么大,我实在饶恕不了怎么办呢?那你就在祷告中不断求神帮助你去饶恕他,使你从苦毒怨恨中得到释放。

 

人心比大山还难移动

让罪人的心柔软下来,愿意去饶恕伤害自己的人,这是一个比挪移大山更奇妙的神迹。罪人的心比石头还硬,比高山更难征服,当你在祷告中内心被神渐渐改变,变得越来越柔软谦卑、变得更像耶稣,变得不再刚硬、傲慢、自私与仇恨,这不是比挪移一座山更神奇、更宝贵吗?这样的祷告就是出于真正的信心,这样的祷告才能蒙神悦纳。相反,如果你在神面前依然故我,不肯饶恕别人,把自己的仇恨放在神的恩典以上,你又凭什么要神来答应你的祷告呢?

所以到底是怎么样的信心才能使祷告必定成就?就是毫不疑惑地敬畏上帝、舍弃自己、效法基督、热心天国。尽管自己很弱小,却愿意谦卑依靠真神,绝不放弃。怀着这样的信心为神的荣耀而祈求,则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红海可以分开、日头可以停住,对神来说岂有难成的事?

要知道神是不能被轻慢的,如果你一方面祷告求神帮助,另外一方面却不肯放下自己,样样都要自己做主,以自己的好处和感受为优先,那你就是在欺哄神,阻挡祂的动工,这样的基督徒就像一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最终会因为远离神的心意、失去圣灵的浇灌而枯萎。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