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路加福音 2:39-52

雨林灵修 路加福音 239-52

经文: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路加记下最重要的琐碎事

虽然四卷福音书里面有很多重复的内容,但它们是互相补足,互相印证,缺一不可的。有了这四卷书对耶稣多角度的记载,这位道成肉身的救主在我们面前变得更加立体与真实,祂的神性、祂的人性、祂的身份、祂的作为,全部跃然纸上,让我们真真实实地认识祂。路加福音在四福音里面的特色,就是它的全面和细致,里面有很多另外三卷书没有的事迹,看起来都是很琐碎的小事,但是上帝让路加经过详细考察而记下这些事迹,肯定是有祂非常重要的心意。

我们在圣诞卡上经常会看见婴孩耶稣睡在马槽中的画面,要是没有路加的考查和记载,我们就不会知道这个细节。耶稣降生当晚有天使向野地的牧羊人报告这大喜的信息,也只在路加福音才有记载。还有一件事情也是路加的独有记载,耶稣降生40天后,约瑟和马利亚按照摩西律法的要求,抱着耶稣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去献祭,在那里有两位敬虔爱神的老人家,一位叫西面、一位是女先知亚拿,他们看到襁褓中的婴孩耶稣,在圣灵的感动下认出了祂就是以色列人一直盼望着的弥赛亚。这两位老人不是很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属于非常平凡的以色列人,见了弥赛亚的真容以后可以心满意足地离世了。这就是路加的特色,他搜集到很多无人重视的小人物的经历,证明耶稣真是世上所有人的救主,从聪明的东方博士,到高高在上的君王和领袖,再到身份卑贱的牧羊人,到风烛残年的老人,都见证了这场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拯救行动。

 

神的儿子没有任何特权

从一开始,约瑟和马利亚就知道这个孩子是神的儿子,但是作为神子在世上的监护人,上帝没有给他们任何特权,人间的法律他们必须遵守,因此在马利亚即将临盆时还要去伯利恒报名上册,晚上连客栈都找不到,才会把耶稣生在马槽里。摩西律法他们也要遵守,耶稣出生8天后受割礼,40天后去圣殿献祭,总之律法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他们的身份地位和经济能力也很卑微,献祭时负担不起公羔羊,只能以两只斑鸠来代替。

耶稣取了一个最平凡、卑微、顺服的身份来到世上,祂放弃一切的尊荣、不搞特权、不走捷径,与世上的大人物完全不同。作为一个真以色列人,祂服在摩西律法底下;作为一个完全的人,祂服在世上的君王和制度底下。正如祂自己说的:“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马太福音2028

 

年纪小小的耶稣如此对母亲

耶稣12岁了,按照他们的传统和规矩,在逾越节时祂的父母把祂带去耶路撒冷,但是回家的时候耶稣却没有跟在父母和亲戚的人群里一起回去,而是留在圣殿与里面的教师文士们在谈经论道。那些成年人都是饱读律法书,大有学问的人,他们听见耶稣的谈吐答问都惊讶于祂的智慧,眼前这孩子才12岁,对于神的话语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领悟呢?其实神的儿子亲自与他们谈论神的律法,就好比爱因斯坦与小学生讨论相对论那样,甚至差距远比爱因斯坦和小学生之间大很多,耶稣是在敬拜祂父的殿中谈论祂父神的律法与心意,我想在世上再也没有事情更能让这个12岁的孩子感到满足了,因此祂怎么谈都谈不够,那些听的人也怎么听都听不够。

祂的父母过了三天才找到祂,马利亚语带抱怨:“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但是耶稣却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这听起来非常冷漠和不敬,毕竟祂还是一个孩子,祂的父母为祂感到焦心是很正常的,祂怎么可以如此对待父母?然而对于认识至高真神耶和华的人来说,人的礼节、辈分、语气、态度并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对我们来说,渴慕神的真理、讨神的喜悦、荣耀神的名才是我们最高的追求,当然两者不一定会有冲突。

 

对地上父母、亲人最高的爱

耶稣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祂说祂首先要以天上的父的事为念,就是说祂不是不爱地上的父母,而是祂知道生命中的优先秩序。对祂来说父神的话语和心意绝对放在首位,这与祂日后对门徒的教导也很一致,祂在1426节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祂自己早就做出了这样的示范。

其实这是耶稣对祂在地上的父母更高的爱,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重要性可以超越天上的那一位,那他们就有祸了,耶稣让他们知道祂与天父之间的关系必须超越地上一切的感情与伦理,帮助约瑟和马利亚摆对自己的心态,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他们才能正确面对耶稣和祂将来的服事。作为神的仆人他们在地上有责任抚养和照顾耶稣的成长,但是他们也是有罪有限的人,他们也需要顺服神的旨意,并接受耶稣的救恩。

这就是耶稣对约瑟和马利亚最高的爱,也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和益处。耶稣已经做出示范,我们也不应该把世上的道德伦常、人际关系放在上帝以上。当然,十诫要求我们孝敬父母,耶稣也示范了对父母的体贴和顺从,祂随后就跟父母回去拿撒勒,因为祂尚未成年,就像世上每一个12岁的少年人,祂的智慧和身量还需要在神与人面前继续增长。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