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6:9-20

图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6 : 9-20 经文: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她去告诉那向来跟随耶稣的人。那时他们正哀恸哭泣。他们听见耶稣活了,被马利亚看见,却是不信。这事以后,门徒中间有两个人,往乡下去。走路的时候,耶稣变了形像向他们显现,他们就去告诉其余的门徒。其余的门徒,也是不信。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主耶稣和他们说完了话,后来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边。门徒出去,到处宣传福音,主和他们同工,用神迹随着,证实所传的道。阿们。 充满香气的深爱 耶稣复活后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很多人认为她就是那位将真哪哒香膏倒在耶稣头上的女子,不管是不是同一人,这些女子都是发自内心深爱耶稣,她们做在耶稣身上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很不切实际的,例如当初倒香膏时就被门徒责备太浪费,现在耶稣都死了,门徒都去躲藏起来了,这几位女子却还要拿香料去膏祂的身体,还有什么用呢?只有耶稣明白她们的爱,所以耶稣使她们成为最早见证祂复活的人。 这位抹大拉的马利亚在看到复活的耶稣以后,马上兴奋地去告诉耶稣的门徒,这个时候门徒都在躲起来哀恸哭泣,当听到马利亚说耶稣复活了,他们根本不相信。我认为他们不信她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不信耶稣有复活的能力,明明已经死在十字架上了,还在坟墓里埋了三天,怎么还能复活呢?第二个原因是轻看马利亚,如果夫子真的复活的话也一定会先向我们显现,怎么会由你来通知我们呢?   不信才是罪人的常态 他们的不信后来受到耶稣严厉的责备,因为耶稣早就多次告诉他们,祂在耶路撒冷会被逮捕、被鞭打,然后被钉死,死后会复活,现在马利亚说她亲眼看见耶稣复活了,这与耶稣之前告诉他们的预言完全吻合,他们为什么还不相信呢?不要忘记他们亲眼看耶稣行了那么多神迹,不久之前耶稣还把死了四天的拉撒路从坟墓中叫出来,耶稣对马大说“复活在我,生命在我”,这些都是他们亲眼看见的事实,所以对他们来说,耶稣的复活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才对。 当我们向别人传福音时,其中让人最难...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15:16-32

图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5 : 16-32  经文: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叫齐了全营的兵。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他却不受。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他的衣服,看是谁得什么。钉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时候。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 兵丁尽情戏弄虐待耶稣 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祂已经经历了审讯和鞭打,遍体鳞伤、血流满面,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而那些兵丁还要尽情戏弄祂一番。他们用荆棘做了一个头冠给祂戴上,讽刺祂称自己是王。荆棘上面有着又尖又硬的刺,尖刺扎进耶稣额头的时候会是多么锥心的痛,鲜血肯定流满祂的脸。他们又拿一件紫色的袍给祂穿上,让祂看起来更加滑稽可笑,然后对祂进行各种戏弄和虐待。耶稣刚受鞭打的背上布满深深的伤痕,紫袍被穿上又脱下,对伤口的拉扯会造成多大的剧痛?这些兵丁为什么要如此羞辱和虐待一个从来没有得罪过他们、从来没有做过坏事的人呢?这就是罪人的丑态,人伤害他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对他人施加折磨的时候可以从中得到快感。任何一个普通人内心都潜藏着黑暗的罪性,遇到适合的机会就会显露出来。他们哪里想到,他们加在这个人身上的痛苦羞辱,正是祂为拯救像他们那样的罪人而承受的。   第一个背十字架跟随主的人 此时的耶稣已经伤痕累累、疲惫虚弱,但是祂还必须要背起沉重的十字架走到各各他山上,祂肉体中的体力和心力都已经耗尽,也可能是兵丁断定祂无法背起这个实木的重担,于是他们随机抓了一个路过的人,强迫他帮耶稣背十字架。这个人是古利奈人西门,他从乡下刚来到耶路撒冷,可能根本不认识耶稣,但是莫名其妙就被兵丁点中,成为第一个背...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14:32-50

图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4 : 32-50 经文: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儆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他说,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儆醒片时吗?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作吗)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 说话之间,忽然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那里与他同来。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的带去。犹大来了,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便与他亲嘴。他们就下手拿住他。旁边站着的人,有一个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耶稣对门徒推心置腹 耶稣与门徒吃了逾越节晚餐后一起来到客西马尼园,耶稣让其他门徒在一边等候,祂带着彼得、雅各、约翰这三个祂最亲密的门徒与祂同去祷告。祂快要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也是人类历史中最黑暗的时刻,祂感到极其难过,心里忧伤得几乎要死,在这种时刻原来连耶稣也需要有朋友陪伴。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有位格的人的基本需要。 耶稣推心置腹地告诉他们真实感受,叫他们在此警醒等候,祂自己再往前走几步去向天父祷告,耶稣的意思很清楚:这是我最需要你们的时候,请为我守望祷告。这显示了耶稣对门徒最大的尊重与信任,邀请他们成为祂的代祷守望者。很多长辈和牧者们都不会这样对待晚辈,他们认为在晚辈(或任何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忧伤和难过是软弱的表现,会影响他们的威严,令他们丢脸,因此作为长辈或领袖他们绝不流露真实情感,在晚辈或下属(或任何人)面前永远要展示刚强果敢、稳如泰山的样子。但你们看神的儿子耶稣...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3:9-16

图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3 : 9-16   经文:但你们要谨慎。因为人要把你们交给公会,并且你们在会堂里要受鞭打。又为我的缘故,站在诸侯与君王面前,对他们作见证。然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人把你们拉去交官的时候,不要预先思虑说什么。到那时候,赐给你们什么话,你们就说什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乃是圣灵。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起来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你们看见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不当站的地方。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也不要进去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跟随耶稣走上苦难的路 耶稣从来不会对门徒报喜不报忧,也不会以舒适的今生生活来吸引他们,事实上祂经常对门徒预告将来会有的灾难和逼迫,这才是跟随祂的人将要面对的现实。祂很具体地说,到时候你们会因为我的缘故被抓到公会去,要受到鞭打,你们会站在权贵面前受审讯,但是不管面对多大压力,你们还是要勇敢为我做见证。为什么跟随祂需要经历这些事情呢?耶稣解释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在以色列历史中,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为了一个原因,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 这个将罪人带出黑暗进入光明的福音要以一个非常奇特的方式来传播,就是圣徒的受苦和流血舍命,这是福音的本质,是要从苦难中得冠冕、从羞辱中得荣耀、从卑微中被高举。神的儿子道成肉身亲自来示范,证明祂的受苦、受辱、流血、舍命使祂得到最大的荣耀,祂的门徒也要走上这条路,并且要在永恒中与祂同享荣耀。所以当耶稣说好这番话不久,祂自己首先就被抓了,祂被交给公会受审,然后再交给希律王和彼拉多。祂当众受鞭打,然后与犯人一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的门徒几乎全部都因为福音的缘故而走上同样的道路,最后殉道而死。历世历代的信徒也都经历了各种的逼迫和苦难,真正跟随耶稣脚踪的人都会面对世界的抵挡和逼迫,只要忍耐到底,主耶稣就会在荣耀中等候我们。   在患难中扩展的教会 基督教会的历史是很奇怪的,越是受逼迫、越承受患难,主的教会就越坚定忠贞爱主,无数殉道者流血舍命反而使福音更被广传,为什么传的人和听的人都不惧怕呢?为什么越受苦人们越要传福音?为什么任何压力、威胁、权势都不能阻止教会的发展?原因就是圣灵,圣灵是主耶稣所赐的保惠师,是神的第三个位格。耶稣知道我们太...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2:34-44

图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2 : 34-44 经文:耶稣见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对他说,你离神的国不远了。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问他们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自己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众人都喜欢听他。耶稣在教训之间,说,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的安,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文士离神的国不远 通常那些高傲的法利赛人与文士都喜欢跟耶稣作对,但是偶尔会有个别的例外,有一位文士听见他们之间的辩论,觉得耶稣回答得很好,于是诚心诚意地来与祂交流,并且深刻地领受了耶稣的教导,耶稣看他说得不错,就说他离神的国不远了。可见耶稣从来不会以人的身份来对待人,不管是高低贵贱的身份,甚至是平时与祂作对的群体,只要是诚实地来寻找真理,耶稣都会让他找到。 但是耶稣为什么说他离神的国不远呢?因为要进入神的国不只是用嘴巴说,而是要努力以实际行为进入,这位文士明白到这位独一真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祂看重的不是表面的燔祭和祭祀,而是要尽心,尽智,尽力去爱祂,又要爱人如己,这样的领受非常难得,但必须化为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才是真正神国度的子民。   法利赛人知难而退 这是一场亲切友好的对话,文士收获丰富,但是圣经说从此以后没有人(指的是法利赛人和其他文士)敢再问耶稣什么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天国毫无兴趣,他们来找耶稣发问的动机不是为了寻求神的心意,更不想要去爱人如己,他们要的是挑战耶稣、试探祂、给祂挖坑、抓祂的把柄,但是看见耶稣的对答实在太有智慧、滴水不漏,甚至还显出他们自己的浅薄和理亏,所以他们知难而退,不敢再去问祂什么了。 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常会跟别人一起探讨神学教义或新闻时事,如果是撇除傲慢与偏见的真诚探讨,那是很有造就性的。即使彼此有意见不同之处,只要本着对真理的渴慕...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1:22-26

图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1 : 22-26 经文: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祷告就能心想事成吗? 耶稣和门徒来到耶路撒冷,有一天耶稣在门徒面前咒诅了一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第二天约翰看见这棵树果然枯萎了,耶稣对此的结论就是:“你们当信服神”。要信到什么程度呢?祂说只要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定成,那么即使他让一座山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给他成了!意思是一棵无花果树又算得了什么?真有那么厉害?让我现在去试试看——如果你真的抱有这样的心态去试试看,我敢保证你的祷告一定不成。 很多基督徒误解了耶稣对信心的定义,以为自己的一厢情愿、凭空臆想、强迫上帝,就是信心坚定的表现,这是错误的理解,把自己的信心当成偶像,把上帝当成是阿拉丁的灯神,只要凭着信心就能心想事成,比烧香拜佛的人更加头脑发昏了! 那么我们当如何理解耶稣所说的信心呢?首先你相信的对象是谁?你信的是那位造天地海洋高山的神,是祂有能力将山挪到海中,不是你的信心,如果没有这位大能的神,人的信心就是空泛的臆想,根本一无是处。对于这样的一位神必定要存敬畏的心,不能试探祂,也不能利用祂,我们凭着信心来求祂,不是求祂来满足我的好奇心、满足我的贪欲,或是成全我的面子,就像法利赛人来要求耶稣行个神迹给他们看看,那是出于挑战和试探的心态,耶稣理都不理他们。上帝掌有绝对的主权和智慧,祂不会受人的操控。   神使用信心的祷告 所以对神的信心必然包括对神的敬畏,包括对祂主权的降服,承认祂是主,我是仆,我不会无缘无故要求神将山挪移,也不敢狂妄地吩咐神为我效劳。当你内心真正体贴神的心意,凡事讨神喜悦,为了神国度而大发热心,你的祷告就会勇敢无私,充满真信心的力量。像约书亚,连让日头停在半空他都敢求,或者像先知以利亚,他求神不要给北国降雨,在迦密山上他当众求神降下火来烧掉祭物,然后求神降下雨来,这些祷告比挪移大山更加大胆,而神马上给他们做成,因为那都是为了成就神的心意。由于他们对神的敬畏、忠心、热忱...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0:28-40

图片
雨林灵修 马可福音 10 : 28-40 经文: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希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作。耶稣说,要我给你们作什么。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为主撇下一切都不吃亏 彼得看到一个年轻富裕的官忧愁地离开耶稣,原因是他的产业很多,他舍不得撇下他的产业去跟随耶稣。彼得马上自我感觉升高,我们这几个都是撇下所有的来跟从耶稣的,我们比那个官有情有义多了!所以他就到耶稣面前去卖乖,你看,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 说句公道话,彼得只需要撇下破渔船、破渔网去跟随耶稣就行了,不像那个年轻的官员,拥有的东西实在太多,需要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沉淀,但是彼得就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相比神的儿子为罪人所做出的牺牲,人所撇下的真是微不足道。耶稣为我们舍弃的是祂属天的身份、圣洁的生命及无瑕的宝血,祂要给我们的是义人的身份、永恒的生命及与父神的和好。祂要求我们撇下世上没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去跟随祂走那永恒的道路,绝对不是要让我们吃亏,而是要让我们得福。 耶稣告诉彼得,如果有人为我和福音撇下了自己的房屋、家人、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就得到百倍的。就是说无论你们为我撇下什么都不会吃亏,你们在今生就已经能够得到远超你想象的福分。耶稣说的百倍赏赐指的是什么呢?有人以为耶稣答应的是基督徒今生会得到更大的财富与健康,你们先把自己的金钱全部奉献给教会,最好把房子卖掉把钱也都奉献出来,然后...